“快看朋友圈,咱们厂的员工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大白’呢……”这位活跃在西安抗疫一线,每天负责装卸抗疫物资的“大白”,是一名退役军人,同时,也是有着2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赵佐成。正可谓:脱下戎装守初心,一线战“疫”显本色。
每一个战场,都需要旗帜。在古城西安,有无数个像赵佐成这样的抗疫志愿者奋战着,舍小家,为大家,甘做人民的“守护兵”,而在姬塬油田,长庆油田采油五厂广大党员干部亦扛起战疫大旗, 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守护着身后群众的平安与健康的同时,也守护着“ 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
“抗疫有我,西安有我!”
2021年末,西安市因疫情再次按下暂停键,面对严峻的抗疫形势,冯地坑采油作业区耿20井区的老党员薛树元的选择和赵佐成一样,主动联系社区担任抗疫志愿者。
“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58岁的薛树元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先后两次冲锋在西安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联防联控工作中,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各项工作,在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中,他与社区工作人员并肩战斗,穿梭忙碌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阵地上,配合开展秩序维持、垃圾清运、信息核查等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全员核酸检测,无异于在和病毒赛跑,抢时间。“大家不要着急,带好口罩,注意防寒保暖……这边人少可以先到这边来!”在全员做核酸检测的过程中,西安曾出现降温降雪天气,由于人员较多,排队的长龙有时会达到几百米,群众心中难免有些急躁的情绪,这名有着军人刚烈性格的退伍老兵,总是耐心地劝说群众,认真维持秩序。在寒风中,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来也不一定能吃上热乎饭。作为一名志愿者,他深知,当下抗“疫”的关键时期,来不得半点马虎,穿上印有“志愿者”字样红马甲,不仅意味着奉献和爱心,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抗疫有我,西安有我。我们党员就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在志愿服务中,有着33年党龄的薛树元挺身而出当先锋、打头阵,勇敢冲在战“疫”最前沿,他及时跟进掌握疫情防控最新动态,利用微信群向邻里群众做好政策解读,传播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引导群众理性面对疫情风险。在此次志愿服务中,薛树元每日至少工作12小时,累计协助医护做核酸7轮,为腿脚不便老人入户做核酸200人次,配送物资入户2500余户,为按下暂停键的西安点亮了一盏盏温暖的明灯。
“生产一线,我们坚守!”
“我们党支部的老党员、退伍军人赵佐成轮休在家,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志愿者队伍,每天高强度的防疫工作,他没有一刻停歇、没有一句怨言,关键时候站在了人民面前,岗位上的我也要向抗疫一线的党员同志学习。”张伟说道。
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耿15中心站是集团公司的先进党组织,作为党支部负责人,张伟认真贯彻落实采油五厂、作业区的防疫措施,每天除了做好全部员工疫情防控信息摸排统计上报和后勤物资保障外,还全力配合姬塬镇、樊学镇等地方政府,做好相关文件的接收,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员工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文件。该中心站用工形式复杂,业务外包队伍、承包商队伍、施工队伍等人员动态在不断更新变化,为了配合好地方政府统计上报相关人员信息,他总是耐心细致的一遍一遍的摸排统计 …… 一切有条不紊,一刻不能停歇。他说:“疫情‘疫’线他们坚守,生产一线我们坚守,我们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群众困难,我们解决!”
自从全厂开始执行中高风险返岗缓冲机制,西安片区换班人员暂时不能返岗,全厂各级党组织对不能轮休的员工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与情绪安抚工作,舒缓员工焦虑情绪,增强大家战“疫”信心,以积极乐观心态共同抗击疫情。麻黄山采油作业区姬五联合站站长贾琪坤在带领站内员工开展生产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坚守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心里情绪,并通过聊天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家里遇到的困难。
为了缓解连续在岗人员的工作压力,冯地坑采油作业区耿19中心站党支部启动以“支部现场服务解难题、党员示范引领办实事”为具体内容的“党建+”模式,党员李云飞和同事王海皋按照党支部提出的“党员白天值班、晚上值班干部协助上班”倒班方式,减轻了27转监控岗员工董玲、白彦的工作强度,保证了中心站正常运行。
高晓冰是营盘山采油作业区生产保障队书记,现入驻何新庄村担任书记。在疫情期间,他调查发现6个自然村63户村民家中有许多留守老人,村户分散,距离街道较远,对此他主动协调车辆,先后带35位老人去卫生院接种新冠疫苗,截至目前何新庄村接种率高达98%以上。通过与老人谈心,详细了解家中存在的困难,尽全力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通讯员 陶丽丽)
相关阅读